2009/04/17

林峰毅;作品也許是我們唯一還能夠把握的事物。

文╱林 峰毅









藝術不是態度,藝術也不是生活,藝術更不是觀念或是某種造型。藝術
只立基於一個事實:藝術家經由創作過程所完成的作品。

藝術史是容我們質疑或深究的,藝術脈絡是可以細分支流或是回溯的,
唯有作品,是立基於承載容器之上,實在存於觀看的當下之物,無論延
續或是斷裂,無論自言自語或是為文載道,無論喜歡或者討厭,都必須
擁有一個可供依循的事物:作品在我們的眼前擁有它質地的表現與思想
的告白。

如果我們說「藝術是直觀的」,或許說這句話的當下,我們是在試圖說
明自己「喜不喜歡這件作品」,而不是去思索或探討「這件作品是否有
其延展的可能性或是具有創作的趣味性」。確實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往往
帶有很大部分的直觀要素,他將自己的生活經由想像與媒材考究再現為
藝術品或藝術行為,然而假若我們欲加深入探究作品,而不僅是停留在
表面的感覺判定之前,我們必須跨越一道自我美感的溝渠,將藝術品視
為一個可供討論與脈絡化的客觀事物。

21 世紀的藝術表現或許可以說是一個豐盛的時代,當代藝術的領域涵蓋
了各式專業背景,當代藝術的作品表現也因而得以施展的五花八門並千
嬌百媚,這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是、什麼都見怪不怪的新世紀。

21 世紀的藝術表現也可以說是一個貧脊的時代,當代藝術的各式繁衍與
變化在上個世紀幾乎都早已被確立,吾輩苦求某種突破的可能性而幾不
可得,這是一個什麼都已經有人做過、做什麼都看不出新意的新世紀。
現今藝術家所面臨的藝術環境(或說產業環境?)是系統各自繁複卻也
交流互通的文化現象與專業整合,各自學有它領域專精的創作者將各類
領域的專業問題經由創作表現於藝術作品之中,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嚴謹
的判定,藝術與社會是交流互通的,但無論如何,藝術脈絡有其自身的
領域專業與能夠確立的問題。

現今藝術環境其實也面臨了一個飽和的社會大環境,我們的產出仍舊不
斷地推陳出新,然而我們的需求卻也相對的無法照單全收,我們有無數
個新聞台持續 24 小時的撥放新聞、我們有各類電子科技工廠 24 小時不
停的生產線運作,我們的生活相對方便,但我們的需求卻也不見得真的
非這樣如此;這也許是主觀論斷,但經濟的飽和與泡沫現象則是確實存
在的。

若說 21 世紀的藝術仍然有什麼有什麼是不同於上個世紀的,有什麼是
可以把握與作為的,或許是當下不同於以往的生活;現今藝術家已不存
有對於隱居或是純然自我孤立的立場,其所觀察的、所思索的,即是自
己的生活與其所養成的社會環境,這是一個創作者該具備的基本態度。
也正因此,在這個什麼都可以是的時代裡,創作者能夠把握的,是自身
實踐脈絡的釐清,我們該尋求的,從來就不只是慣常認定的新型態表現
媒介,而是在一個自身能夠長遠化、系統化的各類操作裡尋求觀念上的
確立,並進而尋求有意味的事物與突破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