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 牧岐
關於我的創作,都會試著給過往的時間或歷程賦予某些意義,不管這些
意義是否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是這些深刻的意義,終究成為告訴自己
與他人,我是如何成為現在樣子的種種。同樣的,在我的作品之中,嘗
試著將過往的生命經驗,斷裂似的摻雜其中,當然這方式不斷在詮釋我
與他人、外在環境是什麼樣的關係。
然而,關係的衍生通常指向了,創作者的生活情況與樣態,因此我試著
以倒敘的方式,述說關於我如何成為現今的樣貌與在作些什麼。
我與許多對藝術創作有興趣的朋友有相似的經驗,多少都接受過,關於
美術方面任何形式上的訓練,當初,其實對於這部分沒有太多的思考,
比較類似單純的就是喜歡著某些東西,你在操作它的同時,獲得了極大
的滿足感。畫圖或是繪畫這件事即是其中之一,當然,隨著時間的增長
,任何的塗鴉、描繪、塗抹...等。它都是脫離不了人拿著筆這件事。過
程中,可以藉由文字、筆觸、痕跡、覆蓋...等,去表現屬於創作者自身
當下的感受,這樣的表現方式及過程,屬自身外,它同時刻意的被突顯
出,居中的時間感與不可重複,刻意凸顯的目的,無非就是強調說:當
下這個動作,是如此的特別與眾不同。因此,我開始去針對這樣的過程
與結果去考慮我的創作,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是有別於繪畫的傳統去處
理繪畫創作。
在我成長過程,家裡是從事代工的產業,對我來說比較特別的部份,是
那生產、包裝的流程。機器規律的運轉聲、還有無止境的重複的工作內
容。
然而,我試著將整個繪畫的製作過程,轉化成一種繪畫行為的嘗試,譬
如於 06年個展《沒有起始的地方》系列作品中,邀集參予者,共同完
成作品的過程。對我來說猶如傳話般的進行,操作創作者與他人,兩者
間無可避免的差異,我重複地再製相同的圖像與單元,第一張是由創作
者本人所繪製,第二張以後的單元,交由參予者以手工臨摹的方式進行
下去,因此這不斷重複的過程,其一是將繪畫的個人時間與感覺交由他
人之後,那麼繪畫還剩下什麼?其二是再製的過程,不同於其他技術(版
畫、印刷)的複製狀態,是具有手感痕跡與無法完全相似差異。
總結在我的繪畫創作的處理過程,不斷的重覆相同一件事情與對象與相
同場景的再描繪,都是圍繞著相同裡頭的差異。這也牽引至繪畫與影像
之間如何相互對照的操作。藉由影像轉化為圖像的描摹之中,同時是在
處理重新再做一次的問題,因此在我作品裡的圖像,是如何形成出來的
?除了創作者本身的意志,這些符號與圖像轉化於平面作品的過程,對
我來說是一種採集的方式,然而採集就可以牽引出了幾個面向去討論,
是使用什麼樣的媒介去獲取這些本來是分屬這平面繪畫之外的圖像,這
些圖像再次繪製於平面之中,也脫離了它既有的脈絡與意涵,因此採集
,可以是圖片、影格、網路媒體...等對象,這樣的採集方式,也脫離了
傳統繪畫,對於靜物、對象物描摹的時間感。它自成了另一種時間狀態
,可以無止境的重複、延伸、組合。這也點出了,媒材的演進,不斷改
變觀看外在的方式與如何產生。
和諧必須建立在心理的需要上,那可以療癒我們的心靈。能將自己心理
面無法說出口的話,傳達到畫面中,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每
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風格,對我來說,透過繪畫,才能掌握這樣的內涵
並且表達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