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 震平
不知道所謂踏進藝術圈是有怎麼個界定法,但如果說以脫離純粹學生自
辦展覽的做法,或是展出後所得到不只是學院內的回應來算的話,我在
這圈子的時間也才那麼一下下,具體算起來自己覺得出道是從 2006 年
,當時有了畫廊邀展,之前(雖然仍熱衷創作與學習)是沒有辦法想像這
樣的狀況。
因此跟之前相比,某種現實感出現,因為和外在世界的關係不再只限於
同學和老師之間,而是更複雜的各種網絡關係,並且有商業機制。怎麼
把創作做為一種個人的工作選擇與生活方式顯得很重要了。
隨著「機會」的增加,好像「自己」變得更清楚了,藝術是需要經過思
考和經營。而且和這個時代的消費速度的影響,好像有種驅動力推使我
們向前,渴望我們發展出個人的品牌。往好的方面看,這成了發展自己
個人風格、專注於獨特事物的方法,但有時也成了一種限制。
這會變得有點像在為這個「商標」創作,也不完全說不是為自己創作,
只是自己的商標成了自己的一種壓力。其實自己也很清楚或說大家也都
滿清楚的,就是為什麼這個圈子中得到關注的年齡層愈來愈低,因為這
個時代對新的影像的需求已經貪得無饜,而最能不受拘束創造出新鮮感
的當然是較年輕的創作者們。所以要怎樣回應這個市場的需求,怎麼去
運用它,變成是我們的課題之一。
有人說藝術早已成為一種生產,即藝術的崇高性消失,這樣想的話,無
論對創作者或是觀者而言,相對地都能比較輕鬆地看待藝術。當然會有
各種不同的藝術家,不過就比例上來說可能能創造出偉大而具指標性作
品的畢竟是少數。但這也不表示做什麼都可以,而是自己必須建立起自
己的脈絡,從中再去轉化發展,是一種比較個人的做法,就是說如果外
在的環境是比較難以去進行「分析」或「批判」,那就從「個體」周遭
的經歷做起。
現在大家朝向願意看一種個人式的小敘事,好比一些網路現象 (個人網
誌、影音與相簿) 之所以受到注意,是因為他某種程度「很誠實地」記
錄了自己的經歷。當整個大環境與主流媒體變得越來越不可信,影像的
背後還有更多更為複雜的影像、而讓人越來越感到麻痺時,個體的、少
數的聲音反而越來越重要,反而愈能反映出「真實」。
那自身是如何去建立起自身的觀點呢?我想首要來說那需要去摸索到一
種「個人的時間性」發展。另外是要回到比較感性的狀態,因為當所有
的事情都可能是一種策略,而已經不容易說服自己的時候,只剩下某種
個人情緒和感覺是最直接而且跟自己的身體分不開的。
雖然要創造出那樣的東西可能反而是需要一些技術和斟酌的,不過總之
如果可以把那樣子的東西呈現給別人,是我現在想要做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